发现一:35岁至65岁人群成中国慢性病大军
        在对18-80岁年龄组的体检数据调查分析中发现,35岁至65岁人群是慢性病大军。调查发现,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和脂肪肝、高血压呈明显上升,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调查还发现,一线城市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明显超过三线城市。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查还发现骨质疏松,牙病较三年前有明显升高。
        造成城市居民慢性病居高不下且持续上升的原因,主要和城市环境污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其根源是城市居民健康知识匮乏,尤其是“重治轻防”意识根深蒂固。从慈铭体检对在体检中发现疾患的患者长期跟踪、检测和干预的实践证明,很多慢性病带来的危害,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健康管理得到控制和康复。


发现二:老年人体检异常检出率,骨质疏松居首 
        在对60岁至80岁的老人体检发现,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异常检出率居首位,占66%。其次是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眼底动脉硬化发生率分别为64%和51%,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总发生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其它体检异常检出率依次是体重偏高,血脂异常、白内障、脂肪肝、血压高、血糖高、尿酸高和心电图异常。结果表明,老年人群的高发病不仅和老龄退行性变和代谢率下降有关,还与老年人社会交往减少,孤独等负向情绪增多,压力增大,户外活动减少和热量摄入过多等不良生活方式等综合因素有关。 
        通过对动脉硬化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均与其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所以,应特别注意老年心血管病的防治。从疾病源头上着手预防,改善行为生活方式,对代谢综合症等进行科学的健康管理。动脉硬化及其相关因素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关键。具体方法,如改善饮食,少吃富含胆固醇和脂肪酸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定制化体力活动,定期复查监测,通过系统化持续的健康管理实现预防严重疾病事件的发生。


发现三:城市居民“重”口味五宗“罪”,要口感不要健康 
        重口味轻营养,要口感不要健康是城市居民普遍追求,仅为贪恋一时的舌尖快感,却忽略了健康的价值。调查发现,在食用味精(主要成分“谷氨酸”)含量超标问题方面,武汉、成都、合肥等二线城市超过一线城市人群。调查还发现城市居民“重”口味其他四宗”罪“:(1)单一口味中偏盐、偏辣、偏甜居前三位。(2)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每日膳食指南,油脂的摄入推荐量每天为25克左右,但调查发现城市居民存在食用油量超标,长年单一食用一种油超过三分之二,而在中小城市居民为例,多食用以含饱和脂肪多的动物油为主。(3)为增色增香增鲜,过度加入佐料,致健康减分。味道越重,化学成分的含量就越高。如色素、香精、增鲜剂、增稠剂、防腐剂等对健康的威胁就越大。(4)家庭烹饪中,高温煎炸食品超过蒸煮,营养流失严重。

 

发现四:城市居民七成人不快乐,四成人患有“情感亚健康” 
        “在您目前的心理状态中,包含哪些情绪?”调查结果表明,快乐感不足三成,一成人自感平淡,不快乐感占七成。其中包括烦躁、沮丧、自卑、孤独等情绪。大部分人在过去一个月内,被一种或多种负面情绪困扰超过5天以上。忧郁、生活及工作态度消极、疲倦感、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创造力耗竭、突发恐惧等情绪频频发生。调查还发现,有四成人对待工作、家庭亲情或朋友存在过度给予或过度索取,情绪波动大,偏执和患得患失等情感亚健康问题。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人群所占比重较大,这与城市生活压力增大密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一半的人在对待自己或家人朋友的不正常精神状态时选择的是忍让甚至漠视。虽然参加调查的大部分人选择“自我排解”选项。但当问及当无法排解的时候的措施时,不少人选择不回答,少数人选择“采取极端形式以寻求身心的放松”,主要有“吸烟”和“大醉一场

 

发现五:家庭收入越高健康投资越多,健康管理存在投资误区 
        在选择健康管理项目方面,购买营养保健品是城市居民首要选择,定期体检超过购买健康保险位居第二,第四是运动健身。在过去一年里,家庭在健康投资方面的金额,1000元以下占24%,二线城市居多。但投入1000-3000元/年相比三年前提高了近二成,占48%。其中,城市白领、金融、IT等行业人群居多。投入3001-5000元/年相比三年前有所提高,占17%。投入5000元/年以上占11%,主要分布在城市高收入家庭或个人,大多投资项目比较多,除了基本的定期体检,购买健身卡,还会订阅或购买健康类报刊占多数。相比上年,有45%的个人表示健康投资比例有所提高,主要花费变化是在体检方面和购买营养保健品方面。调查还发现,城市家庭收入越高,健康投资花费比例越高,投资内容越丰富。在对城市家庭每年的健康投资对比分析中发现,北京高居榜首,其次是上海、广州、深圳。结果表明,这与个人或家庭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有紧密联系。综合而言,健康管理意识整体较往年增强,但健康管理仍存在投资误区,缺少科学引导。首先应该引起关注并加以克服的是:“健康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生活中忘掉”这种广泛存在的无力惰性状态。


        对“人均GDP”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进行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与“人均GDP”之间呈明显的指数相关性,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们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也不断增长,而且呈几何级数的增长